【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】公民的科學素養意味著一國的競爭力,台師大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張俊彥研究團隊以文字探勘法,結合教科書和新聞報導,開發「媒體中的科學素養量表」,測試台灣學生是否理解新聞中的科學概念,此研究更榮登國際知名期刊《公眾科學理解》(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)以及《電腦與教育》(Computer & Education)。

張俊彥表示,過去科學素養量表的試題多由專家編寫,他認為科學知識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研究團隊以中學的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末索引,找出3657個重要科學名詞,搭配兩年接近百萬篇的新聞報導,利用電腦比對,篩選出新聞出現頻率較高的95個科學詞彙,設計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地球科學共50個試題,過程發現,媒體關注的議題以生物和地科最高,分別為45.3%和37.9%,兩者在整體試題中所佔的比重高達8成,以氣候、健康、新興科技為主。

這次研究的施測對象分3組:國一生、高一生、私立大學二年級學生,總共1,034名,結果發現高一生的成績優於大二生。

張俊彥分析,可能是上大學後,學生專研的領域和科學無關,比高中更少接觸科學知識,大學生沒有升學壓力,成績不如剛考完基測的高一生。至於國一生則因為還未上完國中的自然課程,所以成績最低。

至於4個學科的答對率,以物理的6成7最高,次之為地球科學的6成6,生物為6成3,最低的是化學,答對率僅5成4。張俊彥分析,50個試題中,物理題只佔6題,答對機率較高,而佔據答對第二、三名的地球科學和生物學,與媒體中出現較多與地球科學和生物學的因素相關。

根據研究結果,張俊彥表示,多數民眾離開學校之後,網路、大眾媒體當成主要學習管道。學生遇到科學問題可從書本得到解答,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學問題僅以常識判斷,他希望學校的科學課程朝向培養運用科學知識的知能發展,讓學生懂得閱讀科學新聞,進而批判討論。他也建議未來中學課程可適度增加新聞中的科學議題,讓學生結合科學知識與日常生活,培養帶著走的生活科學能力。






熱門關鍵字: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, gucci,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gn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