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台北8日電)10月號香港「鏡報」月刊發表由共軍媒體記者撰寫、名為「海上核司令傳奇」的封面特稿,透過披露當年大陸首代漢級核潛艇若干重要技術數據,拐彎抹角警告美國別在南海問題進行挑釁。

香港中通社報導,這篇由解放軍海軍司令部資深記者撰寫的文章,首次詳細透露了中國大陸第1代漢級(Han Class)核潛艇若干重要技術數據,並聯繫到近期美國在南海海域的動作,文章明顯有告誡作用。

據報導,此篇封面特稿談到1984年漢級核潛艇在南海的1次潛深試驗,文內詳細描述了深潛試驗到達水下300公尺時的水壓情況以及核潛艇當時的現象,並刻意透露了試驗進行到水下300公尺後、潛艇仍繼續下潛。

刻意透露「水下300公尺後、潛艇仍繼續下潛」是有用意的。報導分析指出,目前美國海軍數量最多的是洛杉磯級(Los Angeles Class)核潛艇,研製時間還比漢級核潛艇晚,但其早期型號的潛深極限也不過380公尺,與早期型號的漢級核潛艇處在同樣技術水平上。

文章又提供了另1項重要數據,就是當年漢級核潛艇進行深潛試驗時,「承受了數10萬噸的水壓」。

報導指出,透過承受水壓的大小,約可計算出試驗進行的深度。「數10萬」只是1個大約數字,中文辭意裡30萬至99萬都可稱作是「數10萬」,根據漢級核潛艇的耐壓艇殼面積推算,其對應的水壓顯示潛深大約是在200公尺至660公尺間,取其中間數是430公尺,如果保守些取偏小的數據,漢級核潛艇當年的潛深也超過350公尺,比早期型號的洛杉磯級核潛艇不遑多讓。

中國大陸4位被譽為「核潛艇之父」之一的科學家黃旭華當年親自參加這次試驗,他曾公開說過,此次試驗「超過了潛深的設計極限」。

報導認為,漢級不過是中國大陸第1代核潛艇,根據美國日前公布的「2011年中國軍力報告」稱,中國大陸第3代核潛艇明年可以服役,其技術水準無疑會比當年的漢級核潛艇有大幅的提高。

報導強調,「鏡報」月刊這篇封面特稿的用意是很清楚的,作者的身份也非一般人,「人們知道南海問題現在越鬧越大,主要是美國的介入,美國要派航母(航空母艦)進來,破壞了和平解決南海問題的基礎。」

報導又稱,「文章出現在這個敏感時候,以及其透露的漢級核潛艇性能,很可能中國在暗示美國,中國有能力對付美國,美國要三思而行,派航母進入南海挑釁無好處,同時對周邊國家也有警告作用。」1001008






熱門關鍵字: 線上免費A片 A片下載 免費線上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,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,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gnal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